1)第151章 快刀法显威,被邹医生抓了壮丁_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手术过程中发现情况有变,需要临时改变手术方桉,或者有着更优的方桉,这个是很有必要找家属沟通的。

  因为手术费用和手术风险都会增加,必须先取得家属的同意,才能实施。

  这次,温主任没有派唐莉去沟通,而是亲自出面沟通这事。

  涉及到重要手术方桉变更,只有主刀最清楚手术思路。

  很快就谈完了。

  女孩的家人听到是恶性肿瘤,直接给吓懵了。几乎没有太多考虑就同意了温主任提出的肿瘤彻底扫除方桉。

  其实换作绝大多数家属都会答应。

  癌症这个词,早已经深入人心。

  在很多人心目中,癌症与死刑没什么区别。

  医生现在提出尽全力扫除肿瘤残存,家属自然是千肯万肯的。

  接下来的手术就是按照周灿提出的方桉推进。

  先用搭桥的方式建立第二血管通路。

  这个过程算是比较轻松。

  使用了人造血管代替。

  直接从颈部的一根分支小动脉搭桥,给即将卡断的脑中心动脉供血区域供血。

  有了这重供血保障后,即便分离肿瘤残存时出现意外,也能从容应对。

  温主任开始从容不迫的再次尝试着对剩下的那块肿瘤残物进行分离。

  一刀一刀,像是工匠在精凋细琢。

  汗水不断从温主任的额头渗出。

  看的人不觉得有什么,但是操刀的温主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,一定超乎想像。这种尖刀上跳舞的感觉,相信每一位外科医生都有过深刻体会。

  分离到最后的中心部位时,温主任下刀的速度越来越慢,动作越来越谨慎。

  额头的汗水渗出速度则是越来越快。

  巡台护士不停的给他擦汗,表情中有着一丝紧张。

  她知道,温主任出汗这么严重,手术必定是进行到了最关键的部分。

  而且温主任很可能没什么把握。

  随时可能出事故。

  “不行,最后的这一块粘合太过紧密,分离难度太高了。我没把握再做下去。”

  温主任颓然叹气。

  肿瘤的中心地带,粘合能不紧吗?

  估计就差没生根了。

  “恐怕只能将这一段血管分离出来,然后截断,再取静脉血管补上。”

  温主任的手术经验非常丰富,行不行,他心里有数。

  “直接用人造血管不行吗?何必大费周章的从其它部位取静脉血管。”一位住院医发表着自己的‘高见’。

  “这个问题提得好,正好借这个机会给你们讲解一下。人造血管的寿命只有10-20年。病人现在才二十多岁,要修补的这段血管是颅内极为重要的中心动脉血管。现在用人工血管把她的病治好了,可是十年后的某一天,这根血管突然炸裂,那该怎么办?”

  温主任质问这个提问的住院医。

  与周灿相比,这个住院医考虑问题显然太片面。

  “你们记住了,为病人治病,不但要考虑当下,更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