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64章 未雨绸缪,求索7床病人的病因_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国外的ICU建设起源不太清楚,国内最早的ICU建设就是麻醉科牵头。

  说到这事,还得先介绍一下急诊科。

  以前的国内医院并没有急诊科,属于后来为了抢救急症病人应运而生的一个科室。后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和学科定义,最终与它的名字相符,一切急症病人皆可挂急诊科的号。

  急诊科不能拒诊。

  还有,专科门诊晚上是不看病的。

  急诊二十四小时有医生值班,任何时候到医院挂急诊,都要求有医生接诊。

  有了这两条金标准后,急诊科后来又增加了一些特权。

  比如一位车祸病人送过来后,没有家属。一时间没办法联系到家属或者是病人的直系亲属。病人生命垂危,按医院的规矩,得有家属签字、交费,才给治疗。

  急诊科在这种情况下,于是多了一条特权,上班时间,没家属签字,直接找医务科,然后由急诊科的科主任代签字。

  没人交费,但是不马上安排手术或者抢救,病人立刻就会死。

  好办!

  办欠费,先治着。

  哪怕是到了今天,医院烂账最多的科室,急诊科仍然是第一名。

  除了这些特权,急诊做检查,一般都会写上加急。

  很多可以不排队,优先做。

  专科想要住院,你必须得等到床位出来,才有可能把你收治进去。

  急诊没那么多讲究,实在不行,观察室躺着也是可以的。

  反正你们医生总不可能看着病人死在医院吧?

  有了诸多便利和特权后,病人对急诊科的服务那是超级喜欢。

  于是,急诊科成了全医院最繁忙的一个科室。

  各大专科室的科主任、专家,大小医生,护士,看到病人全跑急诊科去了,自然不答应。

  于是先天不足的急诊科变成了一个导诊中转站。

  只处理急症、危重症病人,而且只进行初步处理,等到病人的情况稳定后,导诊到相应的专科继续接受治疗。

  如此一来,专科科室心里安稳了。

  相当于多了一个打杂的帮工,可以对病人进行初期分筛、处理。

  送到专科治疗时,专科的医护们按步就班慢慢来就行了。

  专科发现小日子比起没有急诊科的时候舒服多了。

  关键收入并没有减少。

  因为急诊科只是对病人做初期治疗,用药、手术、住院这些医疗费的大头,急诊几乎捞不到一成。

  但是急诊科干的活,比任何一个专科都要更多。

  还得时刻承受病人、家属的各种谩骂,甚至殴打。

  急诊科的工作又累又危险,收入还低。

  所以医学界流传着一句话,劝人进急诊科,小心天打雷噼。

  久而久之,也就没几个医生愿意真的长期呆在急诊科工作了。特别是那些有实力的医生,一个个历练出来后,跳槽到权重科室,吃香喝辣,地位还高。

  留不住精英级的医生,必然导致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