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66章 工业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被王二占领,湖广的北部,也归属于王二,他甚至还包围着重镇开封,令明王朝忌惮不已。

  张献忠在四川与湖广的边界之地占了一块地盘,此时攻守之势已经逆转,他一边抵御四川明军的反扑,一边被孙传庭掏屁股,全靠着四个儿子苦苦支撑。

  高迎祥联合“曹操”罗汝才等部分流寇,在江西和陈奇瑜对垒,各有胜负。

  除此之外,其他的各省依然由大明统御,虽然普遍还有小股的流寇存在,但是已经不成气候,而最大的几个威胁,也便只有他们了。

  至少看上去,此时的大明依然是个庞然大物,是各方势力之中最为强大的存在。

  ……

  严凌并没有太过在意其他,他此时的重心,全部放到了工业的发展上。

  家族统御下的地区,工业发展的很迅猛,这不假,但是其他刚拿下的区域,工业化程度却是极低的,这一边蒸汽机轰鸣,产品飞速产出,那一边织女还在手工纺织,工匠手搓火铳,看上去像是两个世界一般。

  要不是严凌一直控制着家族的工业产品主要流到海外,只有部分流入大明,明廷的手工业不知道要被冲击成什么样子,麾下不知道要多处多少的失业者。

  并且,江浙区域的一些工厂,基本都是家族开办的,属于“国营”,私人得到小工厂几乎没有,这其实也并不太利于本土工业的发展,总不能就靠着他开工厂吧?

  这怎么行,他还想要带着整个中华迈入工业化呢。

  于是他便萌生出了把地主阶级也给拉进来的想法,毕竟他们有钱。

  反正,一些臭名昭著的地主士绅,其实也已经被处理掉了——新政府在统治区域内有意识地宣告法制,表示公平,而一些被欺压的百姓,抱着“新上任的官说不定是青天大老爷”的想法,来到了县政府。

  县政府自然没有必要袒护这些地主乡绅,为非作歹的家伙可不在团结的行列之中,自然是按照江浙军政府的临时宪法,该杀杀该叛判。

  仅仅是一个告成功,后续便愈发不可收拾,许多土豪劣绅便被揪出。

  经过这一段时间,剩下来的乡绅,基本已经是声名尚可的了,或者说虽然有罪,但是也还没有到要去蹲号子的程度。

  用他们来,倒也没什么大问题,正好也慢慢地改变他们那种“土地既是一切”的观念,把钱从他们的地窖里挖出来。

  只可惜,大部分的地主乡绅,其实还是很短视的——宁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哪怕现在已经被限定了租子。

  倒是商人的眼睛普遍比较毒,看出了这些工厂带来的巨额利润,在政府那里登记之后,便自行开办。

  于是严凌便干脆以这几个商人为模板,大肆宣扬开工厂的好处。

  在一段时间得到宣传之后,也是起了作用,有部分的地主们动了心,买了几台蒸汽机组建小作坊,打算试试水。

  当然,蒸汽机是被严格限制出口的,蒸汽机的图纸更是被严密保存,一旦泄露可以直接枪毙的那种。

  严凌暂时没打算让其余的各国跟自己共享工业时代的便利。

  他们虽然也已经有了一些蒸汽机的概念,但是距离可以投入使用的“万能能源”,还早着呢。

  感谢“西巴拉麻辣”的打赏,感谢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