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935章 东北大米起源_欧皇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名牌包这种东西,真没啥技术含量,造价也不贵。它真正贵的,是设计,以及名声在外。所以,最好山寨的,大概就是这些东西了。

  事实上,前世就有一家很有名的时装公司,每到巴黎时装周或米兰时装周,就派手下人去抄袭人家创意。然后,在真正的设计方还没铺货的时候,就以最快的速度将抄袭的产品大量出货,名声还挺响。

  这就是时尚界一个很尴尬的问题——除了创意,时尚毫无技术含量。同样的设计,你巴黎的大设计师能做出来,我乡下小裁缝也能做出来,只要手艺不是太潮。

  马林前世交过一个女朋友,是个疯狂的山寨奢侈品爱好者。她在某宝上买衣服,从来都是对比巴黎时装展和米兰时装展的设计风格的,经常对照正版的图片,去某宝上搜索类似的便宜山寨服装,然后剁手买下……也就那短短几个月,马林接受了各种时装图片的轰炸,还特么被迫去当参谋。因为,他总被问“这个怎么样?好看不?”,还需要发表一番评论……

  就是那几个月备受折磨的日子,让马林被迫记住了很多时装和名牌包包的样式。如今,也能回忆起来。

  做皮包这种事情,只要找到足够的皮匠,就能进行大规模量产。而且,马林不打算在北海国本土建厂生产。主要是因为,欧洲工匠工资太高了,也难以找到那么多熟练的皮匠。

  不过,明朝那边皮匠多啊……

  皮匠也是工匠的一种,官府和军队下面控制得很多。马林只要肯花钱,就能贿赂那些明朝官员和将领,从他们手下挖来大批的皮匠。

  然后,他们都会被送往北海道的北海道皮革厂,集中起来,按照马林的“设计”,生产各种名牌包包。

  明朝女人不能用包包装比,那么,就都运回欧洲,让欧洲贵妇们装……

  大明工匠的工资非常低,官府每年给那些工匠的工食银大概是两银子,也就是每个月600文的样子。但是,因为工匠控制在官吏和军官手里,经过他们的盘剥,真正落到工匠手里的,能有一半就不错了。所以,大明的匠户们,生活得非常苦逼,成天穿得破破烂烂的,还吃不饱肚子。跟欧洲的工匠老爷们相比,简直活得像乞丐。

  欧洲的工匠老爷们都调皮啊?最早的市民阶层就是由工匠们组成的。也是这帮家伙,跟商人们联合在一起,跟贵族要权,还参加造反……

  他们的收入本来就比普通人高一大截,还特么各种不满。总之,都特么是大爷。而明朝的工匠,因为残酷的制度,过得跟奴隶没啥区别。一个工匠,每月名义薪水600文,但拿到手能有300文就不错了。而这300文,往往就是匠户一家人的生活费,平均每天一家人只能用10文钱。当然,如果家里有父子同为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