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63章:咦!楚军呢???_春秋大领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个刺客横行的年代。

  春秋中叶其实还好,到了春秋末期的年代,玩刺杀简直不要玩得太溜。

  吕武在思考自己不要配合申公巫臣的演出,努力捧哏每一个小细节呢?

  剧情走向却是发生了一点意外。

  申公巫臣没能等到其余来客离去,自己却是先受到了国君的召唤。

  晋国高层需要了解楚国,光是向苗贲皇讨教还觉得不够,紧急召唤同样出身楚国的申公巫臣进行询问。

  依照晋国高层这边的推测,楚军现在只剩下两个选择。

  第一个当然是撤军。

  毕竟,楚共王熊审中箭受伤,天下第二和天下第二先后战死,士兵的损失超过六万。

  郑君姬睔昨天逃跑,好像直接逃回了新郑?

  反正,郑君姬睔的旗号没有再一次出现在“鄢陵”这个战场上。

  楚共王熊审的伤势到底怎么样?

  是重伤濒临死亡,却是人清醒着。

  还是伤势不会严重到危及性命,人却是昏迷当中。

  楚共王熊审是不是醒着,关乎到晋国高层推测楚军的第二个判断基础。

  一旦楚共王熊审是清醒的状态?

  晋国高层根据楚共王熊审以往的行事作为来进行判断,认为楚军非但不会撤兵,还会不惜代价跟晋军拼了。

  为了能搞清楚楚共王熊审的状态,栾书请国君姬寿曼派人前往楚军营地请见。

  理由都给找好了。

  俺们虽然是敌对,却是没有断绝往来。

  现在,楚共王熊审中箭,同样是一国之君派人来慰问,挺合情合理的吧?

  结果是晋国的使者别说是没见着楚共王熊审,连一名楚国的高层都没见到,先是被楚军士兵一阵谩骂,再被箭矢吓了几次,甚至被追出来赶跑了。

  楚国那么干,反倒是让晋国高层有些琢磨不透楚共王熊审的状态。

  苗贲皇和申公巫臣被召唤回去。

  他们一致认为楚共王熊审是不是保持清醒最为关键。

  现在的问题是无法窥探楚共王熊审的状态。

  晋国高层一阵讨论下来,倾向于楚军不会退兵,选择了最稳妥和保守的策略,防着楚军干出不计代价的血拼举动。

  贵族开始约束士兵,明确告知士兵不要高兴得太早,做好面对楚军拼死反扑的心理准备。

  士兵一听很是深以为然。

  他们将心比心地思考下来,认为要是自家的国君遭受重创,军中猛将也一再折损,肯定是要不管不顾跟造成这一切的敌人拼了。

  会有这种思维,跟晋国的社会氛围有关。

  晋人很骄傲也很小气,性格上普遍死板而又刚硬。

  恰恰是那样的社会氛围以及整体性格,造就了晋国取得霸业的基础。

  晋人愿意尊重能跟自己争锋数十年的楚国,想当然地认为楚人的思想和选择会跟自己相似。

  而事实上,楚人真的非常坚韧,报复心一点都不比晋人差。

  只是由于制度上的关系,再加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