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92章:俺,一言可兴邦,一语可灭国!_春秋大领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给晋国一个随时能拿这个来征讨的借口。

  到时候,不是阴氏带着魏氏干私活,而是变成晋国与秦国爆发国战。

 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。晋国的“卿”遭到刺杀,国君或其余“卿”为了国家尊严以及为“卿”的庄严、尊贵,他们再怎么不愿意都要吼嗓子“我尼玛,干死你丫的”来展示态度,再集结大军轰轰烈烈地打一场。

  光是阴氏和魏氏都让秦国招架不住,秦国哪怕再将晋国的其余卿位家族招惹过来?

  秦国真的公开道歉,等于失了理子和丢了面子,还注定要遭到一顿暴打。

  要说秦庭有什么错误判断的话?估计是他们真没想到阴氏那么能打,并且明明没有油水能捞,还特么每年过来一趟。

  以现在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来说,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,脑子正常的贵族都该停下征战了。

  秦人就是上述的想法,他们也在第一次交战中损失惨重,想着忍一忍让吕武发泄完怒火,事情也就算过去,哪能想到吕武没完没了每年都去一次呢?

  现在,秦国很是骑虎难下,道歉已经显得太晚,忍又没换来理想的结果,他们的决定是征召大军跟吕武玩一次狠的。

  而上述那点,吕武已经察觉到秦国在大肆集结骑兵,其余更多则暂时不知情。

  “鲁执政归国半途病逝,已遣人来告。”国君意图不明地讲了这么一句。

  这件事吕武已经从魏琦那里获知,顺着国君的意图说道:“鲁欲并鄅涉及甚广,不独鲁、鄅可自决。”

  鲁君午在南下时恳求晋国能支持鲁国把鄅国给兼并掉,没有得到来自晋国的正面回应。

  鄅国是被鲁国从四面八方包起来的一个小型诸侯国,为妘姓诸侯国,爵位为子爵,曾经是邾国的附庸。

  现在的小型诸侯国还有很多,一般就像鄅国一样被某个二流诸侯国或一流诸侯国包圆,成为一个没有半点喘息空间的“国中之国”。

  他们没有灭亡的理由有很多,独独跟自身的实力强弱的关系不大,需要看的是有没有强国愿意为其说上几句话。

  吕武并不看好鲁国能够吞并鄅国,甚至认为鲁国有点异想天开了。

  鄅国是没有自保的能力没错,关键齐国和莒国已经先后对晋国表达拒绝鲁国吞并鄅国的意思。

  齐国和莒国当然无法左右晋国的态度,只是某种程度上来讲,齐国和莒国又关乎到晋国的战略部署,使得晋国无法完全无视齐国和莒国的意愿。

  看上去有点矛盾,实际上却是没有的。

  晋国真的愿意为鲁国吞并鄅国保驾护航,齐国和莒国不想挨揍只能噤声。

  “鲁当下无有执政,魏卿邦交不可行也。”国君对季孙行父的病逝充满了可惜,很是担忧鲁国未来的走向,复道:“鲁若并鄅,齐、莒必不与干休。”

  也就是说,晋国现在跟鲁国实际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