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05章: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_春秋大领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寿的人,并且因为魏相逝世,魏琦其余子嗣恐怕不好跟自己那些堂兄弟争,等于是他们这一支努力和奋斗恐怕是在给魏氏的其他人开路了。

  为什么魏琦的其他子嗣不好跟魏绛的儿子们争?春秋讲的是“宗法”,也就是以“宗族”治家和治国,大宗在天然拥有名份便利,特殊情况能让小宗顶上,过了特殊时期就该回归“本源”了。

  因为魏相多活了十年,不像历史上连子嗣都没有留下,魏琦的烦恼之处肯定是怎么把权力过度到魏武手里。

  魏武是魏相的嫡长子,也就是魏琦的嫡长孙,算是吕武给这个平行时空带来的众多改变之一。

  吕武无法插手魏氏内部的权力分配,得到魏相的死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,只好露出一脸的沉痛和哀思。

  “已故元戎皆托家于你。”魏琦转头看向吕武,有着很明显的好奇。

  是哦。

  按照中行吴和智盈的说法,他们的长辈都在临终前讲了一下吕武可靠,值得托付之类的话。

  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?可靠什么的,有栾书的前车之鉴,再评价谁可靠会很搞笑。

  可能是智瑩和中行偃一直以来认为吕武不简单,再来是阴氏打从事实上很强大,认为有能力庇护智氏和荀氏(中行氏)吧?

  吕武与魏琦对视,心想:“不是吧,要将魏武托付给我?”

  那一刻,吕武的心脏跳动速度加快,觉得天上要掉馅饼了。

  魏琦却是转了话题,说道:“楚军径直归国,来岁或可复来,我驻‘虎牢’多费军资,众‘士’已有怨言。”

  他们在“沫之战”取得胜利,没获得卫国大河北岸城邑之前,得到的收获几乎算是没有。

  所以了,孙林父真的是给吕武送了一份大礼,要不哪怕是“沫之战”取得大胜,晋国贵族还是会埋怨吕武打了一场亏本的战争。

  没有能力带领晋国贵族获得好处的元戎,哪怕是对外战争一胜再胜仍然要受到唾弃。

  以阴氏的历史底蕴来说,吕武能够爬上元戎宝座的原因太过于复杂,占了大头的绝对是屡次出征都能给大家带来能看得到的好处。

  吕武一脸思索,说道:“楚军归国,我仍需留滞‘虎牢’。”

  不跟楚军打,也要去郑国收获一波的。

  另外,屯兵“虎牢”有利于操作卫国。

  从国际形势上来讲,晋国在“虎牢”屯驻大军还能给宋国更多的安全感,再让吴国有更大的胆气和决心发动对楚国的入侵。

  中小贵族受不了了很正常,他们光有损失没有收获,超过正常纳赋的时限还要封主来保障出征军队的后勤。

  吕武知道魏琦想回去白发人送黑发人。

  讲道理,吕武跟魏相算是发小,于情于理也应该去送一送。

  “上军佐留于虎牢,余‘卿’可归。”吕武不能帮晋君姬周做主,留下士鲂是因为年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