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58章:万事俱备,回国就分晋_春秋大领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内的情况比较简单,除却韩氏和解氏已经没有什么大家族,一旦确认竖旗立国,各个城池换了旗帜就将变成一个崭新国家的城邑。

  “会盟罢了,你我归国,事则多矣。”士匄没头没尾地讲了这么一句。

  吕武问道:“何事?”

  士匄说道:“阿吴侵长狄,控卫,伐齐,收获多也。”

  是呢。

  在晋军的兵锋之下,卫国只是抵抗了三个月就没了,卫君国君臣在“濮阳(帝丘)”遭到一锅端,城邑大半没抵抗就投了降。

  给中行吴造成麻烦的是齐国。

  在晋军进入齐国地界之前,齐国再一次将纪国和谭国双双灭亡,齐君吕光邀请中行吴率军到一个叫“闾丘”的地方交战。

  这个“闾丘”是在鲁国的地界,并且距离鲁国都城“曲阜”不足三十里远。

  齐军进入鲁国势力范围将一帮鲁国君臣吓了一大跳,等待接洽才知道齐国约晋国在“闾丘”那边开打。

  要开打去自己的地盘打呀!

  约在俺家开战是什么意思?

  然后,鲁国君臣有没有拒绝,或是进行驱赶?没有的事,他们倒是集结起了大军,只是根本没有逼向齐军,再来就是按照惯例嘴巴哔哔叨个没完。

  所以说,不愧是鲁国啊!

  鲁国君臣则是觉得自己很难,他们前几年在跟齐军交战时丢进去两个“军”,后面又被晋军拉去凑人头损失了一些,主要是鲁国很缺乏胆气,选择了“君子动口不动手”啦。

  说起来也挺搞的。

  鲁国跟齐国交战的次数不少,大胜则是只有“长勺之战”那一次。

  鲁国凭什么打赢了“长勺之战”呢?当然是开战前一名叫曹刿废了海量的口水,不但要劳心说服鲁国的君臣,还要劳力去参与作战,可真的是太难了。

  整个鲁国跟齐国开战的历史中就一个“长勺之战”能拿得出手,足足被鲁人吹嘘了一两百年,后面少不得某人的徒子徒孙大吹特吹,才有了曹刿占了史书上足够大的篇幅。

  说实话,春秋没少发生大战,比“长勺之战”规模更大更精彩的战役多了去了,整个春秋也不会缺少名将,能够留名的又有几人?纯粹证明子孙后代争不争气很重要。

  一旦子孙后代争气,干了一分的事业就能直接吹到满分,就问牛不牛逼吧。

  事实上,有实力并不一定能出名,有没有人写文案搞宣传更重要,衍生出了一套赚取流量的“财富密码”。

  中行吴率军前往“闾丘”跟齐军交战,不知道是攻打卫国造成的疲劳度太高,又或是齐军磕了药,总之中行吴率领的晋军竟然跟晏婴指挥的齐军打了个旗鼓相当。

  能跟晋军打个五五开?南方霸主楚国都不一定能办到,偏偏是刚刚收复“故土”的齐军办到了!

  吕武神色有些难以分辨地说道:“晏婴建议齐君光大肆封赏,用以‘谭’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