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百六十一章 “闹耗子”事件_国潮1980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561章“闹耗子”事件

  1984年对于改革开放无比重要。

  因为这个时期的共和国,正处于一个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换位的关键时期。

  一方面,纯粹的计划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,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

  另一方面,商品经济是否利于国力的发展,才刚刚得到初步的实际验证,远远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体魄。

  那么如何顺畅的度过这种交替时期,一面继续促进旧体制的解体让位,而又不发生重大震荡,就成为了目前国家上层重点考虑,又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。

  尤其在此之前,在经济领域开展的治理整顿工作,造成了经济整体有些趋冷的状况。

  这就使得举国上下都有一种希望能加快改革步伐的迫切愿望。

  毕竟这个时期,人们已经通过影视剧、广播、杂志,对西方社会的精彩、繁华与富庶,有了一定了解。

  那么大家对于对家电一应俱全、开汽车、住洋房的西方现代化生活,越是感到渴望。

  反过来,对于只能维持在温饱线上的生活,就会越发感到厌倦。

  1980年8月,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堪称里程碑式的大事。

  其一,全国劳动就业会议在京召开。

  会议宣布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,一切守法的个体劳动者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。

 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地位,从此得到了国家正式承认。

  其二,广东省的深圳、珠海、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正式获批建立经济特区。

  所以,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全国各地大街上练摊儿做买卖的人,一天天的开始变多了。

  尽管人们对于国家政策的稳定性还心存疑虑。

  但是人们对财富的渴望,所焕发出的智慧与力量,开始不顾一切的推动一扇扇的财富大门。

  只是也得承认,开放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,想要真正获取财富仍非易事,依旧面临着制度上的重重阻碍。

  作为经济特区,如何突破地域人口限制,为本地招揽人才,吸纳足够的劳动力,成为了当务之急。

  而个体户们,同样迫切着经营范围上的“松绑”。

  对首批涉足商海的人们来说,无需自己参与加工劳作,仅靠纯粹的商品交易就能赚钱的日子,此时仍旧是一种奢望。

  与此同时,在京城建国门外,一片建筑工地已经悄然开工快两个月了。

  这并非是京城目前四处开花的民居改善工程,而是我国和美国合资建造的第一家合资饭店——建国饭店的施工现场。

  没有一个人可以预见,这座外资酒店落成,将会对京城传统旅馆行业以及未来的城市面貌,产生如何巨大的影响,又会带来多么积极的启发。

  正是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8月中旬,宁卫民拿着蓝峥开具的那封工作介绍信,来到了重文门旅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