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百五十七章 巨人肩上_国潮1980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就和他的厨艺一样进步神速。

  而“乐个屁”也对汉语产生了兴趣,初步掌握了一些日常问候的普通话。

  然后这小子就跟一只爱学舌的鹩哥儿似的,天天在厨房“你好”,“哥们儿”,“吃了吗”的瞎咋呼。

  国人都讲究礼尚往来,更知道吃人家嘴短,拿人家手短的道理。

  很快,坛宫五个人便决定,也要分次回请三个法国佬去坛宫饭庄,尝尝正经的中餐。

  幸好法国佬没有对燕鲍翅参的喜好,多亏坛宫也有内部发放的消费券。

  他们五个人偶尔做做东还是可以负担的起的。

  没想到,这样的回请更让法国人震惊。

  因为尽管坛宫的厨师们请他们吃饭,点的不外乎是一些普通菜肴和面点小吃,最贵的菜也就来只烤鸭,或者一个烧鹿尾就到头了。

  在坛宫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名贵大菜。

  但坛宫饭庄地道讲究的口味和丰富多变的烹饪手法,还是让法国厨师们都受到的了极大的震撼。

  就像坛宫五人初次来到马克西姆餐厅入职,被那里的五色斑斓的彩色玻璃晃花了眼一样。

  这三个法国厨师也为纯正的宫廷菜肴和皇家御膳的气派而倾倒。

  在这里,他们不但真切体会到东方古都的文化气度,也似乎重新认识了美食,好像看到了烹调天堂的大门冲着他们开启了似的。

  哪怕两只脚还站在门外,还只能大概往门里张望一下。

  他们就已经感觉到了里面有无数珍宝闪烁着光芒,对他们诱惑至深。

  于是坛宫饭庄从此又多了三个每周必来一次的外国食客。

  杨峰的烤五花肉和许春燕的桃子慕斯也成为主厨推荐菜,上了马克西姆餐厅的推荐菜单。

  此外,三个法国主厨,还和小查和戴红一起,对萝卜汤、糖花篮、植物鸡蛋做出了更合适的改进和应用,最后也加在了新菜单里。

  而且令人极为欣喜的是,这些菜肴经过市场检验,无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。

  在京常驻的法国人,只要尝过这些菜肴,都很惊喜。

  他们交口称赞形成了良好口碑,且迅速传播出去,引来了无数的客人。

  不但让马克西姆餐厅的营业额获得了有效提升,极大改善了经营状况。

  而且时任法国驻华大使的马乐都慕名前来品尝。

  一样对这些中西合璧的新式菜肴赞不绝口。

  甚至据说他对烤五花肉和桃子慕斯的极力推崇,传回法国,还引起了米其林指南的注意,似乎有意派人赴华来看个究竟。

  于是乎,宁卫民一时兴起的安排,不但又获得了宋华桂的重视。

  也让他一不留神,再度被推到了有点两难的境地。

  敢情宋华桂的意思,是要给宁卫民加担子。

  谁让他把坛宫饭庄经营得这么好呢?

  连一个厨师交流活动,都能这么有效的拉高马克西姆的营业额,创出不少受欢迎的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