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三十六章 秋枫红似桃_酒剑四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倘若漠城有史官儿这等差事,定会以名墨铁笔在那老纸上记下:阮家家主阮秋白,今日于阮家家府正厅,与商队唐不枫约谈。

  不过幸好漠城非什么一国辖境,凡遇大事,当然没有各色史官前来记载要事,再说城中人人富足,这等掉价儿的活计,恐怕城中人也不愿自降身份,自告奋勇前去记叙城中大事小情。需知外界史官更非什么容易差事,说到底,不过是将一颗顶上头颅寄存于王侯将相掌中,指不定哪日老天爷心气不顺,就得落得个落瓜开瓤的结果。

  史官尤以记叙帝王举动为要,自打有这一门职位起,历来讲究个君举必书,意为无论帝王如何行事,都得如实详尽记于史册当中,不允有半点偏差谎撰。可天下哪有代代天子皆圣贤的理儿?再说总有圣上出言办事不甚圣明的时候,倘若一一如实记于史书之中,岂不叫后人骂为昏聩无能?甭提身后名,即便是在位期间,若是叫旁人看去,还不得引得举国百姓背地里谩骂?秽迹彰于一朝,恶名披于千载,这天大的墨迹,又怎能令圣上放心得下。

  原本天子不可查看史书编纂,这乃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规矩,也从未有帝王篡改史书的行径,于是历朝历代,史官皆是君举必书。虽说劳累有加,单说皇宫之内的史馆中人,大到祭天司礼,小到帝王言行,皆得静立左右,斟酌言语记载于书卷之上,极为劳累;可俸禄算得上不菲,再者无性命之忧,也算一份大儒的不赖行当。

  可自打紫昊有位威势极盛的帝王登基过后,史官这行的景象,便突然间急转直下。

  原是这位帝王继位时所用的手段,并不算得光彩,而朝中史官之首却又极为尽职,宁为兰摧玉折,不为萧敷艾荣,竟当着继位不久的昊帝将所见如数记载于史册之中。

  以这位声势赫赫的马上君王的性子,自然是眼中不揉半粒沙土,当即就命人将史官押入牢狱之中,妄图以皇权压迫史官篡改史册,甚至不惜以大刑加身,严刑拷打,逼迫史官就范。而这位史官的确是位铁骨铮铮的汉子,不论是断去十指还是剜去关节,横竖不改一字。

  于是连同这位史官在内的史馆中人,合计共五十二人,于大狱之中皆尽被斩。

  直到这位昊帝英年驾崩十数年后,此事才被人载无野史之中,史称五十二玉碎。

  而昊帝重扶亲信入史馆,将史册尽数篡改,史官一职,便再也不复当初独立朝中的地位,反倒是如宦臣一般,伴君伴虎,不得半日安宁。

  于是天下君主,皆尽效仿,故而内史便再无半分真事可言,只当是夸耀鼓吹。

  阮丁在世时曾对自家姑娘讲过,说阮家祖上便是一位史官,恰好又逢五十二玉碎前,史官这职位的当打之年,于是才攒下一笔可称殷实的家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