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23章 一张人脸【感谢魔鬼浪人的盟主】_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那么,怎样的选择才是最好?

  我到底该怎么办?

  陈锋再度迷惘。

  他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,面临的逻辑困境却只有增无减,需要做的艰难抉择也越来越多。

  每个抉择都代表着不同的可能,都可能有不同的收获,也潜伏着不同的危险。

  这一条条的逻辑分岔路,将他个人与文明的方向分别导向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结果,即便是他也难以当机立断。

  更苦的是以前总有别人给他当参谋,这次没,全都得自力更生。

  要换个人如陈锋这样带着无尽的困惑独自过活,恐怕什么事都干不成,但他没有。

  不知不觉又数月过去。

  在这几个月里他做成几件事。

  等开春后,他回到茶山,认认真真采了几座山的茶,最后一共炒制出拢共近半吨的陈氏猴魁,解决了口粮问题。

  此外,他通过操控着工程机械高效率捡垃圾,成功焊接拼装出一台长近五十米,高约十六米的三轴多功能地内飞船。

  陈锋几乎把目前能实现的所有功能全部嵌入到了这一台飞船中了。

  总载荷超过百万吨的十六个反重力引擎、满载推重比达到100的一大两小三个双向喷射介质引擎、扫描面积达到半径五公里的放大版引力波探测仪、十六台中型夸克仪并联组成的原材料备料舱、高精度解析提纯仪、小型超高温核聚变锅炉、发掘能力超强的数十个机械臂、分门别类堆放各种零部件的三个大小不一的载物仓以及一台1nm硅芯片光刻机与蚀刻机。

  是的,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十分熟悉的那个光刻机。

  他做到了。

  打死他也没想到,在遥远的三十一世纪,自己竟然会回到靠单晶硅芯片来解决算力需求的境地。

  他也是没办法。

  ZS菌是真的狠,一块量子芯片都没给他留。

  他思来想去,还真就只能变成二十一世纪网络段子里的开挂选手,强行从无到有的把沙子变芯片。

  核聚变熔炉和解析提纯仪为他解决了单晶硅的材料需求,拿出第一片单晶硅母盘后,他便能用夸克仪批量合成。

  随后他又纯粹靠图片记忆背下来的芯片制程结构,先直接手工刻录出1μm(微米)的芯片,以及同样以硅元素为主的存储颗粒。

  在3020年3月8日这个格外值得纪念的日子,陈大师硬生生靠着自己的手操,重新发明了386电脑。

  理论上,他的手工刻制精度也能达到纳米级,但这个需要的注意力集中度实在太高,如此精微控制带来的疲劳感也贼吃力,稍微一个失误,就毁了整片单晶硅,全都得重来,也没办法批量完成。

  所以他选择了这样的笨办法。

  完成386电脑后,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很多了。

  他的光刻机制程可以达到1nm,难点是在架构设计与机器蚀刻芯片时的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