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01章 调整(4k)_重塑千禧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工艺节点,但不意味着就能进入冰芯的庐州厂。

  一般来说,除非是设备有了很重要的新技术突破或者原产品存在重大缺陷,晶圆厂是很难花人力、物力、时间并承担巨大风险去评估新设备,特别是新供应商的设备。

  因为,冰芯一旦开始就需要大量的验证时间,可能还需要牺牲部分产能。

  所以,中微想要随着技术进步占领更多的市场乃至全球市场,这不单单是技术的因素,还需要打破晶圆厂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。

  但话说回来,一家靠谱稳定的设备商也能带来好处。

  冰芯的庐州厂比较苛刻,采用的全球顶尖标准,但申城厂从一开始就更对国内设备开放,与诸多厂商都有合作团队,也取得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进步。

  原本,冰芯做钝化是用4台设备来做,刻蚀孔、去除光阻、湿法槽清洗、去除氧化硅,后来与中微交流意见,双方都愿意进行合并的尝试,最终就造出了四合一的钝化设备。

  冰芯不愿意,这种设备很难出来,中微没实力,这种设备同样难以面世。

  可惜,这种基于双方的良性合作在国内目前仍是比较稀少的。

  方卓希望冰芯和晶圆联盟能更多的催生出来类似的合作,但这需要不短的时间、坚定的扶持与持续的投入。

  五月下旬,易科最高层的权力调整基本确定,如果不出意外,将会在六月的股东大会上提交通过。

  因为谷歌前CEO施密特的退出,董事会空出来一个席位。

  方卓这个月与诸位董事交流意见,最终是把这个席位交由了欧洲市场的高级副总裁莱亚,她是欧洲总裁潘犇的副手,表现一直不错,这次属于替补入选。

  YMS总裁戚赫稍有失落,本以为这次有机会……但也平静接受,觉得这是从全球业务来进行的调整。

  华夏总裁刘强咚没什么感觉,他觉得凭借本土市场的增长,或早或晚的能拿到位置,最重要的还是持续的发展。

  易科依旧保持7人董事会的结构,方卓是董事长,美国市场是一正一副的虞红与施罗德,欧洲市场是一正一副的潘犇与莱亚,除了独立董事斯金格,许柯登是负责技术管理。

  这次除了决议莱亚的入选,虞红同样得到新的提升,她的名片在六月过后可以加印“副董事长”了。

  公司高层对这个小小的改变没什么意外,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并肩作战许久,“美国王”既是调侃,也是对美国市场成绩的褒奖。

  总的来说,董事会变动不大,但内部有“总办圆桌会”之称的“总裁办公室”将要迎来人员规模的不小变动。

  “总办”变动前是包含方卓、虞红、潘犇、许柯登、戚赫、刘强咚等在内的一共13位高层领导或部门主管,旨在进行重要战略的研讨分析,这一次是把数字提升到19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