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23章 小玩意(二合一)_重塑千禧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醒来,他用内线电话问候了一下员工们的情况,然后简单吃了早餐就把杨琬和关锦喊到房间来。

  杨琬作为市场部副总,是这个级别中唯一跟着方卓来到美国的,盖因为,他工作之余竟然还在默默学习英语,这真的不能不让人佩服。

  方卓在挑人的时候很意外看到这位退役运动员出身的名字,询问之后得到一个“多学点才心里踏实”的答案,倒是很符合他一贯低调努力的印象。

  至于关锦嘛,她是当初《赢在华夏》许怀哲的学妹,京城财贸毕业,英语口语在校期间练得不错,再加上相当扎实的财务能力,这一趟也算入职后真正入了方卓的眼。

  方卓简单关心了下两位的倒时差情况,然后就给他们分配起任务来。

  “杨琬,大家对这边的市场都比较陌生,趁着M1这几天的手续还没下来,你多培训培训其他五个人专业词汇上的使用。”

  “还有,这一趟,加你六个人顶多就分成两拨来和渠道谈。”

  “美国太大了,不同州之间的很多情况又不同,我们现在的时间很宝贵,没法细致铺货,主要目标就是全国性的连锁商超。”

  “高层方面我来找关系谈,需要你们对接的时候不要一问三不知。”

  杨琬听完这些话,觉着将要面对的情况挺空白,可他还是咬牙应了下来,不同职能的分工就是这样,老板管他的部分,员工就得也自己的部分。

  老板要是连商超情况都能从上到下弄得明明白白,那还要自己这些人干什么?

  “方总,那这两天我也带人去实地走一走,打听打听。”杨琬开口道,“听说纽约还有唐人街,如果商超一线不好摸情况,那我就问问这里的人。”

  方卓眼睛一亮,有道理,不过自己对唐人街的情况也不了解,想必那位IDG的史密斯副总裁同样不会清楚,这方面想找人的话,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脉络。

  他沉吟了一会,一时无法确定,只先说了说自己对国内商超的情况给杨琬作为参考,但这种事失之毫厘,主要还是靠接触后的了解。

  “关锦,你就跟着我,渠道之间的核算由你来负责,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立一个盈利线,这条线上都可以谈。”方卓没说出具体的数字,他心里真实的感觉是只要赚钱就能谈,“再查缺补漏,提醒我别忘记什么事情的安排。”

  M1的定价是319美元,从华夏出口到美国的成本价是240美元,中间差不多是80美元的空间,因为需要考虑不同渠道的通用性,第一个渠道的接触就比较重要。

  不然,不同渠道的价格不同,产品的铺货就没有协同作用,起到的可能还是负面效果。

  “方总,下午是要见史密斯先生吗?”关锦问了一句,很适应角色。

  “嗯,史密斯是熊潇鸽在美国IDG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