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91章 朋友们(二合一)_重塑千禧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构,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相似的意思,点头道:“嗯,偷摸用着也没大事,可以采用挂靠在院校的方式来处理,但是,这种风险你们自己体会,不要说我隐瞒风险项。”

  中层工程师还好,如果挖来的高级别人才在关键时刻突然出现状况,那肯定会造成不小的损失。

  张红力笑道:“要无所不用其极嘛。”

  这是方卓第一次投资会议上说过的话,张红力代表德银领会的很深。

  方卓不置可否的说道:“嗯,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据说亏损严重,我在考虑能不能打包把人买过来。”

  打包买人?

  会议室里陷入思考。

  方卓轻轻点了一句:“这可能需要一些钱,我和邱慈云会在后续再进行评估。”

  国内的IC产业实在缺人,仅凭挖人很难满足需求,方卓可以和国内高校展开合作,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事情。

  单说晶圆厂,国内一共都没几家,工程师队伍整个内地估计也就数万人,是个很小很小的圈子。

  而高校也就那么几个,像中科大连微电子学院都没成立,交大刚成立了一个微电子学院,结果还弄个骗子当院长。

  人才窘境要有上层意志的推动,而非靠一个人一家企业来解决。

  拿新加坡来说,半导体产业是它电子工业两大支柱产业之一,为了促成产业群聚,健全整体结构,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和引导。

  从规划评估到水、电、土地取得,再到人员招募、长远的财务规划等方面,有着一系列的完整协助,也因此让新加坡成为半导体领域多国籍企业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。

  而且,新加坡还刻意推动着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,有着相当成熟的产业链环境。

  国内和新加坡国情固然不同,但还是可以借鉴很多成功的经验。

  方卓愿意推动这种借鉴,也愿意把这种借鉴动作拿到桌上来当筹码,他现在不需要考虑整个国家产业情况,只要先解决自家问题就行。

  “近期关于我们项目的舆论反响很不错,我前两天还接受了央视的采访。”他喝了口茶,说道,“我找关系和信产部的领导说了说,等到项目完成立项,应该能拿到一些来自上面的有利政策。”

  方卓继续说道:“差不多这个月月底,我会去一趟京城,要有个当面的汇报和争取。”

  几个人消化了一下这个新消息,张红力目光闪动,徐开伟微微颔首,康纳若有所思。

  这时,熊潇鸽出声了:“那这样的话,我们最起码要在月底前把投资框架做出来,能争取到越好的政策,大家以后才能收获更大的利益。”

  康纳沉吟,他倒不觉得找领导要政策有什么,反而乐见其成。

  不管是政策,不管是国资,不管是振兴产业,不管是什么,只要能赚钱,都无所谓。

  他只是觉得这个时间有些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