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76章 自己人(二合一)_重塑千禧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方卓和武谦也彼此恭维。

  说来,武谦履历颇有草根逆袭之感,他出身农村,中专毕业,用了21年的时间从科员一路来到京城。

  饭桌上气氛融洽,方卓和工行有渊源可谈。

  他聊起恒隆23层最早是租用,后来拿了贷款才买了下来,如果不是有来自工行的款子,恐怕也就不会有易科如今的总部。

  而像后来的永科地产贷款资金不走申城走京城,这倒没什么好说的。

  方总聊渊源,武行长则不无推崇的称赞易科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,赚到了很多外汇。

  又两轮推杯换盏之后,终究来到正题。

  武谦感慨的说道:“很多时候,我们其实应该向方总和方总的企业学习,但是又因为银行的特殊身份和地位,必须得谨慎谨慎再谨慎,既要国际化,又要创新发展,这个中间的度实在不好把握啊。”

  方卓嗅到了主菜的味道,笑眯眯的端着酒杯,敬酒道:“今天虽然是第一次见行长,不说高山仰止,那也是肃然起敬,我相信工行在武行长的带领下一定能做好工行的国际化工作。”

  武谦碰了碰杯,没有被高帽迷得神魂颠倒,直接提及工作:“想搞好国际化就得多学习别人的经验,像张总的德银,像美国的高盛,这都是极具国际化的。”

  “方总,你说对不对?”

  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。

  方卓略一沉吟,点了点头,没有绕弯子:“我听说工行是和高盛要有合作。”

  至于这个合作怎么样,他就不评价了。

  因为,银行的这一次改革和自己没有关系,它不对民间资本开放。

  “方总的易科上市是和高盛合作,手下也有项目是获得它的投资,不知道对高盛是什么评价?”武谦喝了不少酒,这会说起来话却是目光炯炯。

  方卓知道这位行长想听的是什么方向的答案。

  工行打算和高盛合作,如果都顺风顺水,他何必来找自己?

  现在要听的肯定是对高盛不利的评价。

  但是吧,一方面是不确定水深不深,浑不浑,另一方面,自己整体是从高盛那里获益的,投资就不说了,冰芯的采购许可没有高盛的帮忙很可能就拿不下来——哪怕,它也是出于利益考量。

  方卓是个实在人,不喜欢背后捅刀子,捏着酒杯,沉吟不语。

  武谦抿了一口酒,赞许道:“是啊,就和方总想的一样,所以,我们也对这次的合作存在一些疑虑。”

  方卓微惊,自己都没出声,这也行?

  武谦笑道:“方总对高盛的评价要是好,肯定就直接开口,既然沉默不语,我也就明白了。”

  方卓哈哈大笑,可以,这值得一杯酒。

  三个人一起碰杯。

  张红力忽然好奇方总对德银和自己的评价,但这会不是合适的场合。

  方卓不反驳武行长对自己姿态的解读,也不承认他这番话,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