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849章_扶明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钱压的很低,但也不会逼人太甚的,李岩之所以能在短短时日下了四城,并非靠的真本事和硬实力,是取了巧,说白了就是配合了那太监的阴招罢了”。

  “大军师说的是……他们借闯王……”

  宋献策点点头:“他们造谣闯王被擒……趁吾等军心大乱之下突袭……哼,胜之不武,不过话说回来打仗嘛,兵不厌诈……”

  “大军师,闯王他可真的是……”刘希尧心一下紧了起来,他被软禁营地内几乎城了瞎子聋子,不似宋献策在城中还能通过秘密渠道和外界联系上。

  “放心,闯王已逃出生天,朝廷的谣言很快不攻自破,有了闯王在黄河坐镇,李岩再想前进一步都难如登天,而朝廷也有自知,所以他们若真想谈和不会逼人太甚的”。

  宋献策的话让刘希尧大喜不已,差点就跳了起来:“天幸闯王逃出生天,太好了,太好了,大军师,如此来说,这次谈和十之八九就成了”。

  “现在还不敢肯定,吾等首先要确认李岩这封密信的内容是否属实,而且还要听听闯王的意见,或许……”

  刘希尧皱眉:“或许闯王变了卦?”

  “那倒也不至于,但千里逃亡心里头自是有火,怕不会善于朝廷,上一次东征时被朝廷一路追杀,不过那时候身边有数万兵马随扈,而这次几乎可以说是千里走单骑,其中凶险不言而喻,他心里头必然窝着火,自是要宣泄一番”。

  倒也是,刘希尧点点头,脸上忧色重重,宋献策知他心事:“若谈和失败了,吾必保你性命!”

  刘希尧苦笑拱拱手:“这恩情刘某人记下了,只是怕到时候,朝廷不善与啊”。

  “走一步看一步了”宋献策仰头看着夜空。

  当夜,便遣快马连夜去往潼关求证事实真相。

  京城里头一帮大佬正在为即将的谈判做功课,可黄河这边的气氛却依然剑拔弩张,双方虽然暂时休兵,可又都蠢蠢欲动。

  没有人提出休兵,但两方都非常默契的达成了一致,李岩没有趁机夹击收复河津,田见秀和刘芳亮也没出兵收复北线三城,甚至近在咫尺的朝邑也强忍着没动手。

  因为两方都知道,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个不慎就铁锅大乱炖,陷入混战局面,和谈随即化成泡影。

 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,两方兵马都是有心无力!

  这段时间李岩倾尽兵马打朝邑,围攻大荔而后转战北线三城,将士已是极尽疲惫不堪,军需和兵备也都消耗极大,后续补给不足,在北线和中线已是无力发起大规模战役或者攻坚战了。

  同样,贼军一方,北线全面沦陷,中路前哨朝邑失守,大荔更是几度差点被破城,为此将周边百里的兵力都调集过来,士兵几天几夜都没睡好,军心不稳且乱,粮草补给同样不足,防守都力不从心,更别说主动出击了。

  所以整个战线最敏感最不稳定的则是南路潼关了!

  潼关自古便有西安大门之说,是为兵家必争之地,李自成攻破西安之后立国大顺,潼关便成为了他的边境国门,对其防守之重不言而喻,东征之后更是重兵驻防,特别是朝廷在对岸陈兵摆开一副要进攻的架势后,他甚至把亲侄子干儿子李过派来坐镇。

  李过这段时日恼火的很啊,初闻他爹在京城被擒之后差点乱了方寸,而李岩就趁机散布谣言乱了军心之际突然动手,夺朝邑,围大荔,而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能去打援,因为这边吴三桂的数万大军已集结到了家门了。

  李自成下落不明,以至军心不稳人心不定北线城池全面陷落,大荔危在旦夕,这日子对李过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,甚至让他头上见了些许白丝,毕竟心理压力太大了。

  情报不断传来,北线虽然全面陷落但大荔在刘芳亮及时救援之下得保,这让李过稍稍松了口气,而后又见李岩未有其他动作,甚至没有趁机收复河津,他便知道,中北两线的局势暂时就维持这样了,双方都不敢擅动也没能力擅动!

  但南线这边……

  吴三桂可是磨刀霍霍啊,随时可以开战!

  就问怕不怕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