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051章 座次_扶明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炉!

  他只是明朝时候的彷品。

  别说后世了,便是在明末真正的宣德炉也一炉难求,难见了。

  但皇宫里却是真真的了。

  而即便是在皇宫里,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,有的被偷了,有的被掉包了,有的损坏了,所余真品不多,便也不在像往日那般在宫中各殿都随意摆放,只存后宫,成为皇帝一个人的宝贝,平日可不会随意拿出来见人的。

  今儿中秋大宴,皇帝将他的心爱之物摆在乾清宫内,自是引得李邦华一众文官争相品论,这种珍品流连数百遍依旧不乏,若是有相机的话,那不得把内存拍满了。

  倒是周遇吉等一众武将,对这玩意丝毫没兴趣,实在搞不懂那帮文官瞪着大眼瞅啥呢,不就是个香炉么。

  皇上驾到

  王承恩一声宣,乾清门里外百官赶紧起身出列,文武分左右躬身齐呼万岁(平日上朝奏事是要跪着的)崇祯帝携皇后太子从内廷缓至乾清门内入席,双手一摊,众卿免礼

  门外百官各自归席落座,其实他们尚看不真切里头皇帝一家人都谁来了。

  门里头的大老却看的真真切切,除了皇帝皇后太子及坤兴公主外还有六个嫔妃,不过崇祯帝另外俩儿子和小女儿并未出席,或许是因为年纪太小的缘故吧。

  除此之外,还有前文提到的懿安皇后,也就是崇祯帝的嫂子。

  再之外,便有千里迢迢马不停蹄差点把裤裆磨出火连夜进京的德王朱由栎,作为中秋大节皇帝唯一召入京的藩王,朱由栎可谓出尽了风头,朝野上下都知他独得帝宠了,有人说是因为这德王为朝廷出了大力气,才得皇帝如此喜爱。

  也有人说,什么出了大力气,人家本就是和皇帝一家子,之前遍地藩王时皇帝一视同仁,但如今藩王凋零,皇帝态度便不一样了,很是珍惜这一脉的亲情了。

  为什么说德王和皇帝是一家子呢,难道其他藩王就不是了么?

  其他是,但也不是。

  确切说其他的藩王和崇祯帝这一脉只能说是族亲,但德王这一脉可就是一脉相承的堂兄弟咯。

  不信,你看看德王和崇祯帝的辈分是啥,没错,都是:“由”

  老朱当年生了二十六个儿子,死前给二十六个儿子都排好了辈分,(老七老八一个早夭一个早死没给排,加侄孙排了二十六个)比如老大朱标是:允文遵祖训,钦武大君胜,顺道宜逢吉,师良善用成

  老四朱棣家就是:高瞻祁见佑,厚载翊常由,慈和怡伯仲,简靖迪先猷。所以说德王和崇祯帝都是朱棣这一脉的,其他的若是前三代还算亲近,这都两百多年过去了,早都是堂堂堂堂堂……十八杆子外的堂亲了,那还亲个鸡毛。

  假若说崇祯帝这边绝了要续皇帝,德王那边是第一顺位,而历史上他没当上南明皇帝是因为江北都沦陷了,他也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