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18章 目标瞄准乌克兰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么认为的,但直到有一个未经正式的消息流出。

  这个消息是乌克兰有一群产业工人拖家带口到了中国某地定居,人数很多,不下千人。

  消息是从一个很知名论坛上发出的,然后下方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,看到这些讨论后刘琅才关注起这个国家,然后才知道乌克兰原来是那么的牛。

  这个国家是产粮的地区,苏联没有解体前算是整个国家的粮仓,可如果仅仅把它当成粮仓就大错特错了,乌克兰还是苏联的“兵工厂”。

  苏联解体前,乌克兰人口约五千万,却拥有超过800所的高等院校,人口受教育程度稳居世界前列。跟作为苏联的主体俄罗斯相比,乌克兰不仅国民经济部类齐全,平均水平甚至高于俄罗斯。

  并且按照苏联的产业布局,大量的机械、造船、电子和化学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密布于此。

  因此,冷战结束后,独立之初的乌克兰家底十分丰厚,接管的军事工业企业多达三千六百多家,职工三百万人,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七百家,职工一百五十万多万,生产门类涵盖火箭、大型运输机、军用舰艇、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。

  更值得一提的是,乌克兰科技实力雄厚,拥有庞大的以军工为核心的科研生产体系,几个世界级科研机构都被其收入囊中,比如占据苏东国家半壁蓝天的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;诞生过t34、t64、t80等威震天下的坦克的哈尔科夫设计局;苏联航母的唯一摇篮尼古拉耶夫造船厂;研制了四代苏联战略导弹主力型号的南方设计局。

  要知道,直到苏联解体十多年后,俄罗斯都没有正经建造过超过5五千吨的军舰,如果不是从乌兹别克拆回来伊柳申飞机生产线,连大型飞机都造不出来。

  毫不夸张地说,除了能源需要俄罗斯供应之外,以彼时乌克兰的实力,完全可以成为让欧洲颤抖的微缩版苏联!

  然而,如此雄厚的基础,到了新世纪一十年代,乌克兰基本上快成为跟阿尔巴尼亚差不多的农业国了,乌克兰为什么会这么惨,答案有很多,苏联解体是最大的原因。

  苏联时代的产业分工是从一个完整国民经济系统角度考虑的,虽然乌克兰分到手的家底超级雄厚,却存在一个问题——大量企业在上下游都需要依赖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配套。

  比如说继续建造“瓦良格”号需要啥条件?

  这艘航空母舰的娘家、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是这么答道:“需要苏联从上到下,比如国家计划委员会、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、六百个相关专业、八千家配套厂家,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,可是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!

  著名的南方设计局也是个典例。该单位从来只管埋头造火箭,至于造出来的火箭怎么用,那是苏联中央政府统一计划的事情。

  南方设计局的招牌本领火箭技术,乌克兰自己用不上,因为用户主要是俄罗斯,更要命的是,苏联解体,会发射火箭的人、搞跟踪测控的人才都回了俄罗斯,苏联解体后没钱买这些火箭,他们自己造出来却无法发射,火箭成了摆设。

  好了,苏联解体,乌克兰的产品没有了买家,那是不是可以自己搞出成品卖到国际市场呢?乌克兰政府也的确是这么想的,不过又出现了一个问题,缺钱。

  那么,去哪找钱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