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18章 有些过分?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这些有多难?光是涉及到的工艺技法和相关的专利就多达一百多种,就是把这些资料给国内其他的企业也复制不了,这就是北方工业集团的独特性,一家公司的水平远远超出其他同类企业。

  可以说,北方工业集团是国家制造行业的门面,是引领国家制造水平的龙头大哥,即便论规模来说,它不过只是个中等层次,很多大型国企光工人就有几千近万人,厂区和住宅区能抵得上一个小县城,但这些都不重要,因为刘琅掌握着最高端的科技,这是一种让人仰望都不及的高度。

  北方工业集团对国家的贡献太大了,根本是无法估量,数控机床不必说了,那是“黑科技”,根本就是超凡脱俗,另外还有一个榜样的作用,北方工业集团创造出的科技“神话”在全国上下引起了热议,这热议的焦点就是企业发展是靠创新技术还是占有市场。

  这是一场非常激烈的大讨论,大部分人当然都是创新技术的坚定支持者,他们的理由很充分,因为事实胜于雄辩,北方工业集团、格美空调厂、健力保等企业在本行业内基本都是无敌的存在,他们靠的是什么?当然是通过研发获得的先进技术,用技术占领市场是最好的办法,所以一些学者建议企业要把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。

  同学者相反的是企业家的看法,他们都在指责那些学者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技术研发不花钱呀?

  现在国内市场多激烈你们知道不知道?就算把钱都放在市场营销上也未必能活的时间长,企业要以活下去为前提,活都活不下去了还搞什么科技研发?玩儿去吧!

  两方说的都要道理,但是企业一方也承认北方工业集团给他们的冲击太大了,数控机床能带来财富和利润根本无法想象,在他们眼里北方工业集团这种公司根本就不是国内的企业,它应该去国际上很发达国家去竞争,国内市场哪里有竞争对手?

  事实上也是如此,“探索一号”被广为人知后,北方工业集团发布了下一步计划,公司将在明年上半年建立起机床制造生产线,争取九三年底实现年产一百台数控机床的目标,每台售价六十万人民币,大约十万美金吧,这个价钱比国外同类型机床要便宜四至五倍。

  全国的知名机械企业立刻争先恐后跑到北方工业集团去预订机床,这价钱真是良心价呀!买五台才跟国外同型号机床一台差不多,傻子才不买,所以这一百台的订单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完成了。

  一百台就是一千万美金,而且利润率极高,就算北方工业集团的人工较高,但他们人少呀!利润率将近百分之四十,那就是四百万美金左右,下一步北方工业集团还要扩大产能,九四年争取再上两条生产线,实现产能三百台的规模。

  以前很多国企还觉得自己很牛,北方工业集团再厉害能厉害到哪里去?不就是有一些刀具和轴承吗?那都是小部件,不足为虑,他们哪里想到对方会弄出来一个数控机床来,机床对制造业的作用根本不是那些零部件所能相比的。

  就是最自以为是的人在刘琅面前也会服气,人家的技术水平超过你十几年时间,不服行吗?再加上白为任在辽北省考察后做出的重要指示:要升级改造传统制造业,大力发展现代化制造业,围绕重点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。

  白为任的指示就是国家的指示了,以前北方工业集团周围就有八家企业了,他们为公司提供各种下游产品,初步形成了一套产业链,但规模不大,未来北方工业可是要年产数百台机床,光是这个规模就不是现在那几家企业能维持的了,更不必说别的产品。

  国家命令加上高技术的吸引必将带动一大批下游产业的出现和壮大,沈城数家企业都已经和北方工业集团达成合作关系,形成新的产业链条,这次的产业链将会覆盖更多的行业和企业。

  可以说,北方工业集团做到这一步已经超出了国家在五年前给他们的任务,但似乎国家还不“满意”,还要让北方工业集团在五年内再次提升一大块,就是邵明涛也觉得有些“过分”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