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百五十三章 治标不治本_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丁十六这番叙述已经十分详细了,让顾诚玉听了心中一沉。

  现在还只是一个村,那些灾民就已经有了暴乱的迹象。

  要是后头赶去的村民都聚集起来,怕不是得将杭天府的城门给掀了?

  这件事必须尽快处理,这些灾民现在可没什么理智,他们只想活命。狗急了都会跳墙,更不要说人了。

  真将他们惹急了,反了官府和朝廷,都是十分有可能的事儿。

  杨朝英连一个灾民都不肯接收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
  就算将灾民都安排到应南府,但应南府就这么大,怎么可能安顿得下?

  这些个灾民必定要分散到几个州府的,不然不止是生存上吃力。就连管理起来,也十分困难。

  “杭天府的江堤情况怎么样?”

  顾诚玉之前还让茗墨去打听过杨朝英和应南府知府李太行的人品,据茗墨打听到的消息,这杨朝英平日里也算为百姓着想,是个好官,在杭天府的口碑不错。

  只是这李太行,倒是有些见钱眼开。受贿这些就不说了,反正喜欢拿钱办事,不过平日里也不敢做得太过分。

  总结出来,这两人中李太行稍稍要贪婪些,性子也更圆滑。

  杨朝英算是好官,至于为官清廉与否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
  现在杨朝英拒绝灾民进入,怕是江堤那儿出了岔子。

  又或者是为了自己管辖内的府城百姓着想,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着想,所以并不愿接收这些灾民。

  “前段时日江堤漏过水之后,杨大人就一直带着河工和百姓再次加固。只是因为天气不放晴,因此给修缮加固带来了难度,进度十分缓慢。就这么的,江堤还时不时地漏水,他们是哪里漏,就先补哪里。”

  这杭天府可是丁十六亲自前去打探消息的,他为了办好差事,还假扮成贫苦百姓,亲自参与进去,因此他对那边江堤的情况十分了解。

  顾诚玉满意地点了点,看来丁十六他们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,连这些都打探到了。

  要说杨朝英这加固江堤的做法,顾诚玉还真不敢苟同。

  会漏水的地方必定是江堤受重力比较大的地方,不从源头掐断,光补江堤那是没用的,这是治标不治本。

  这样的情况,必须得先将那一块汇入天桠江的细小支流给切断,再让一部分江水改道。

  不过这样需要的人力就多了,而那些灾民不是正好能利用上吗?

  以工代赈,不但能省了银钱,还能让灾民们不愁温饱。至于粮食从哪里来,顾诚玉早就想好了对策。

  “大人,小的还混入河工之中,做了两日的活计。发现那杨大人不但给了工钱,还一日管两顿吃食,不是清汤寡水,而是实打实的杂粮窝头。不过,最近听说他们预留的粮食也见底了,因此坚决不同意灾民入内。”

  丁十六认为这虽然是细枝末节,但只要他知道的,就必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