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十章 从内部攻破_穿越之我是阿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可以说除了用毒气弹之外,刘厚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攻陷这样的碉楼。

  一想到要进攻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超级防御基地,刘厚都觉得心里发毛,其他到会的将领也议论纷纷,看来他们也对攻击这么棘手的目标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
  接着说到成都的情况,成都也几乎在同时,即在几个月前,大约是许靖、吴懿等人发动政变,扶刘理登基那个时候开始,就实行戒严。城里晚上都要实行宵禁,城门处有士兵严格盘查进出的人,而且进出城门都需要持有“过所”。

  过所就是古代通过水陆关隘时必须出示的交通证明书,过所制度据说开始于西汉武帝太始时,等于是身份证和通行证的功能。不过,古代既没有照片,也没有芯片防伪,这种过所要伪造虽然说也不容易,但是也不至于非常困难。

  成都的城墙原本就又高又厚,后来刘厚的“工业部”水泥厂投产后,大部分水泥都被刘备要到成都去,用于浇筑、加固成都的城墙和建筑城墙上的箭楼、碉堡等。以至于,此时的成都城墙比白帝城更坚固,更难攻陷。

  成都和“工业部”成为两块难啃的硬骨头横亘在众人面前,众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好主意来。

  这场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:一是“工业部”和成都城先打哪一个?二是怎么打?

  可以说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很好回答。因为先打一个必然会惊动另外一个,既会打草惊蛇,还存在另一个出兵夹攻的可能。

  不过这两个问题相对来说第一个问题比较好回答,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参军郭攸之,没办法,他在军中就是担任军师的角色的,动脑子的事情他比其他将领都强。

  郭攸之的意见是,全力先对付成都城,“工业部”可以不打,最起码可以先不打。只要将成都搞定了,小朝廷灭掉,“工业部”就是无根之萍,他们除了投降没有别的选择。

  支持先打“工业部”的人认为,“工业部”虽然难啃,但是怎么都比成都城好啃,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。

  而且,“工业部”就在码头边上,是hong军退路所在,假如一不小心打了败仗需要撤退时,hong军还是要经由码头上船跑路的,如果在那种要命的时候,“工业部”的守军出来捣乱,那整支hong军就危险了。

  另外还有一个不是很重要的理由,那就是攻陷“工业部”可以重新获得工业基础,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火器,那样对付起成都来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武力了。

  刘厚经过再三斟酌,同意了郭攸之的意见,暂时放弃攻打“工业部”。如果强攻“工业部”可能要死伤几千人,自己本来人手就少,实在是耗费不起这个兵力。

  还不如将这几千人用来围住工业部,防止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