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695、残酷的政治斗争!_大明: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爷子在用他暮年最后的时光,替自己发光发热。

  国家现在虽说相对太平,但南北却并不稳定。

  江南发达,北方落后的局面始终没有变过。

  北方由于常年战乱,乃至于经济和科教始终落后于歌舞升平的江南。

  朱元璋早就对南方人不满,若是科举就此演变下去,朝廷会失衡。

  老爷子看问题看的很远,所以他要借着这次科考南北案,大兴牢狱之灾。

  被处理的一定不止是礼部尚书李原和礼部侍郎梁焕。

  只要老爷子动刀,能牵连到多少人,没人会知道。

  老人的一片苦心,朱怀读懂了,因为读懂了,心里更不是滋味。

  这次危机要解决,不能让老爷子在暮年还要背负上残暴的骂名了。

  “皇爷爷,现在南人还没有在朝堂蔚然成风,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,未必需要杀戮才能镇住南人。”

  心念百转之间,朱怀想到一条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。

  “不若,我们将南北分科,南人之间,我们可以定额择取一部分学子参与科考,并且录取一定额的进士。”

  “至于北人,则另开试卷,定额择取一部分进士。”

  “如此两相平衡之下,使南北人的官员相互平衡,便也没有了地域的区分。”

  这次事件很严重,比朱怀想象中的严重很多。

  他一直贯穿着大明科举的始终。

  乃至于到后来,还有一条不成文的争论,就是南人多浮夸,入内阁多碌碌无为推诿扯皮。

  北人较实干,入内阁则国家兴盛。

  这是宣德年间内阁大学士亲口说的。

  就这一句话,再次开启了南北之争。

  朱怀自然不会去想着地域之争,更不会直观的去考虑南北人孰强孰弱,站在帝王角度来看,他们都是大明的子民。

 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朱怀的建议,微微陷入沉思,然后问道:“既分南北各自开科,那试卷如何拟定题目?是统一,还是分开?”

  朱怀回道:“分开,南北各自出题。”

  朱元璋莞尔,笑道:“若按照你说的,南人试卷一定相对较难,北人试卷相对简单。”

  “一碗水端不平,若是试卷泄露出去,将来又会酿造出更大的争端。”

  “还有,一次会试出两份试卷,更添了批阅的难度,要知道科考批阅的时间仅仅只有三天,批卷官忙碌不过来,就会随意批或者瞎批,那科举还能起到为国抡才的作用吗?”

  朱怀情急之下,也没考虑到这些弊端,如今听到朱元璋的考量之后,才微微赧然。

  “那就共用一份试卷。”

  朱元璋笑道:“当时解缙祈求将交趾的试卷放松,放宽,让交趾的试卷相对简单,你便厉声呵斥了解缙。”

  “遇到事不要着急,慢慢想,当时那份沉稳去哪儿了?是因为李原和梁焕?”

  朱怀还欲开口,朱元璋则轻轻压着手,示意朱怀先不要说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