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十三章 唾绒_映秀十年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圣上一身安危系天下苍生,万不可稍有轻忽。”

  “罢罢,且依你。”皇帝看着他的双眼缓缓问道:“那朕来问你,朕何时才不至于被一个反贼吓得不敢出宫?”

  刘名听着这话颇重,一咬牙应道:“祭天礼前,臣当可侍候皇上微服游京。”

  御书房里安静下来,少年天子轻声说道:“不要看莫言眼下被打的似毫无还手之力,你在京中还是小心些,再也莫像前日那般,一个人在梧院里对着刺客,你是朕的近臣,当惜命……惜命与朕一道做些事情。”

  “臣当日轻狂。”刘名伏地应道,“不过太后若是肯早几日下旨令莫言辞官,只怕事情比较妥当。”

  “你不明白那边宫里的心思。”皇帝幽幽叹道:“莫言是太后的一把刀,即便此时已钝,太后还是恨不得用这把刀再杀几个人。于她而言,此事最好的结局大概便是人死刀断,如此而已。”

  “可朝廷上面太傅一方已然颓势大作,王簿大人也称病辞官,太后还留莫言何用?”刘名难得问的如此直接。

  “望江,易家,这两边活的过于滋润,只怕会让老人家看着不舒服。”皇帝笑着应道:“不过只要不动心思到你身上,倒也无所谓。”

  刘名却不这般想,脑子里盘算着旁的事情,脱口而出:“伐府京中一门已除,弩营被困在丰台,莫言还有何力可恃?莫非他要动用神庙之力?”

  皇帝摇摇头:“万柳园里那座庵堂你又不是不知,知秋先贤既然一直在宫里静修,神庙那面莫言借不了什么力。”

  刘名忽然心头一震,想到弩营之所以被困,全是因为罗瑞行领了太后的密旨暗调京营,若太后再颁一道密旨……想到此节,他额上细汗渐出。

  皇帝见他面色,知他所想,淡淡道:“现在就看莫言是愿意拼着刀折也要为太后尽最后一份忠,还是看透世情,不再理会这些事情,安安稳稳坐在府里等着罢官的一日。”

  刘名缩在袖中的手掌轻握成拳:“二月初九朝中清流上的那些折子若是落在实处,莫公只怕难以保全性命。”

  皇帝摇头叹道:“奈何太后对故人仍有垂怜之情,若不是今次莫言私杀梁成,触着太后的忌讳,只怕太后还不会对他动手。那案子你查的如何?若能找到人证,坐实莫言指使,太后恐怕也再难保他。”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。

  刘名低头回道:“阴杀御史梁成一案停滞难前,望江那个江二把八里庄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文成国。”

  “哦。”皇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。

  ※※※

  八里庄一役后,江一草没有回桐尾巷。他和冷五被春风和阿愁合力绑成了白布木偶,分躺在望江会馆的大炕两头,可怜地遥遥对望。二人白日里数窗外春树新枝,夜里对星烛口中念念有词,以粥碗互敬,高声痛骂在窗外大嚼猪蹄的燕七,好生无趣,好无生趣。总算三日已过,王妃松了口风,准他二人起床,这才有了机会舒展下腿脚,犒劳番腹肠。

  二人伤势好了大半,最喜了春风小丫,口中诵神不已,却是愁煞了几日里趁二人行动不便在屋外捣乱不止的燕七。大厅里人声喧哗。江一草在厅内略一巡视,发现少了易三,便知他按自己吩咐做事去了,侧头向阿愁交待了两句,便进了内室。

  “再也不能这般蛮干。”绛雪王妃静静望着他。

  他跨步坐到

  (本章未完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