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0章 好生意(一)_我在古代开书铺(穿书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场契书,实在是签得苏遥有些闹心,思来想去好几日,只能归结为:年轻点的文化人真难伺候。

  相比之下,老年文士和蔼多了。

  周三先生上次引荐的两位先生,一位姓秦,一位姓楚,一个笔名四海,一个笔名五湖。

  周三先生解释:“昔年我们一同在青石书院读书,同窗时的寝位,恰好编号三四五。”

  嗯,周三先生笔名,三刀。

  若是六号床位的先生来写,大抵笔名是六洞。

  五湖四海,三刀六洞。

  读书人皆有武侠梦,诚不欺我。

  苏遥与他二人的契书,半盏茶的功夫便签好了。二人很有诚意,第一本书,便与苏遥签了独约。

  秦四先生笑笑:“苏氏书铺近来愈发有名气,那日我来,见致仕的文知府也在此地看书。苏老板如此年轻,不出几日,定会成旧京数得上名号的大书铺。”

  “地方宽敞清静,布置简素,茶饮也好。”楚五先生接口笑笑,“可惜书有些少。我二人瞧着书架未满,便跑来觍颜自荐了。”

  二人的话本确然妙趣横生,许是年岁大了,处事通透明白,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子豁达平和。

  苏遥此处,除了年轻的夫子学生,颇有许多年长者来买书看书。

  这二位先生的书,能对上他们胃口。

  苏遥拿定主意签下,更因是独约,分成也按最好的五五开给的。

  几人签罢契书,又很是闲谈了一会儿。

  今次这三位老人家很给面子,苏遥做的豌豆黄桃花酥,吃了个七七八八。

  楚五先生还道:“若苏老板还卖糕点,那不出十日,半个旧京的看官定都来了。”

  苏遥笑笑,他倒不是不愿意赚钱,只是偶尔做一次还成,日日大批大批地做,有些累。

  再说了,回头每晚整理书卷,里头都夹着客人吃剩的点心屑。也忒邋遢。

  况如今的书铺中,皆是卖香饮,没有一家卖点心的。

  他一没钱财,二没靠山,冒冒然坏了同行规矩,倒是大事了。

  他只和几位先生客气,送人走时,周三先生却落下一步:“苏老板,有件事情,我先问一句您的意思。”

  苏遥听着,周三先生笑笑:“《海棠绮梦传》的精刻本快出了,这一本我与您是独约。您看着,若是卖得好,我的下一本,也想只和您签。”

  如今一个话本可签许多家书铺,唯有交情好的,或写得极好的,才会与某家书铺签独约。

  比如,每一本都签在汇文堂的老樽先生。

  苏遥手里只有两个独约,年初刚续弦的沈秋山先生,和许泽。

  独约分成自然要好,只是若非十分有名气,不用借书铺的客流,一般的先生,不敢签独约。

  苏遥笑笑:“周三先生的文采终于为世人瞧见,您愿意,我自然没有二话。”

  “不敢不敢。”

  周三先生谦和得很,“我是瞧着,苏老板此处越发兴盛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